犒台(dramatic stage for a rewarding ceremony),艺术学-戏曲学-戏曲演出习俗-〔演出仪式〕-〔仪式〕,中国传统戏曲演出场所旧俗。古代君主多建台举行对属下的犒赏活动,在一定意义上具有犒台性质。宋代以后寺庙中的露台具有多种功能,包括献台、犒台、乐台、戏台等。犒台与献台原本均属露台,设于神殿前。献台是向神灵奉献之台,后延伸为献亭、献殿、献楼。犒台则是犒赏之台,因人因事设置,并无定制。南宋吴自牧《梦粱录》载有“官筵上喝犒”的习俗。明中叶成书的《水浒传》,故事曾在宋元间长期流传,多沿用宋元旧俗。第74回“燕青智扑擎天柱”载,宋代东京东岳大帝诞辰,官府在东岳庙前举行擂台赛,本州太守坐在庙前“月台”上“弹压”,献台则用作“脱膊相扑”的擂台,擂主擎天柱“上得献台,参神已罢”,请“相扑”对手上台“争交”。官府在献台边临时建起具有犒台功能的山棚,摆金银器皿、锦绣缎匹,以犒赏胜者。明清以后,部分地区尚存犒台遗俗。据记载,陕西、甘肃地区的犒台又称“搭红”,艺人演到精彩处,主办方会鸣放鞭炮,将一条七尺(约2.3米)长的红绫当众系在演员身上,相当于披红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