氆氇(pulu),工学-纺织科学与工程-纺织史-[传统纺织工艺],中国藏族人民手工纺织的毛织物和以此制成的长袍、围裙的统称。关于藏族纺织工艺产生的历史年代还待考证。据考古学研究,在西藏昌都卡若文化遗址中发现了陶纺轮、线坠等物,证明了早在四千多年前藏族先民就从事纺织。在藏文文献中,“南布”(snam bu)一词最早见于敦煌吐蕃历史文书,这表明在吐蕃王朝时期氆氇纺织已相当成熟了。汉语的氆氇一词在藏语中未能找到相对应的词汇,但是该词源于藏语是确信无疑的。《辞源》中解释道:“氆氇,藏语音译。藏族人民手工生产的一种羊毛织品。”在汉文文献中,记载较早的应属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写道:“机织、羊种皆彼时归夷传来,故至今织工皆其族类,中国无与也……其戳能、氆氇等名称,皆华夷各方语所命。”这至少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氆氇在内地受到了青睐,但当时氆氇的纺织工艺在内地还未得到普及。至清代,氆氇一词已进入文学经典《红楼梦》中。由此看来,藏族的氆氇文化对内地的纺织文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在藏语中,纺织氆氇的织机叫“赤恰”(khri cha),高约140厘米,宽约97厘米,长约14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