斫拨(Chinese Opera of Tang Dynasty),艺术学-戏曲学-〔中国戏曲史〕-古代戏曲-戏曲的起源与形成,中国唐代杂剧的别称。“斫拨”一语出自《乐书》卷一百八十七“俳倡下”:“唐时谓优人辞捷者为斫拨,今谓之杂剧也。有所敷叙曰作语,有诵辞篇曰口号,凡皆巧为言笑,令人主和悦者也。”即出语智巧敏捷、生动滑稽的表演。“斫拨”在古代汉语中意为语言戏谑、调弄装痴,以此指称唐代杂剧,强调的是一种讽刺性的戏剧效果,或者谐谑性韵白的念诵等,这种表演以思维敏捷为特征,十分强调“临机之能”,具体形态包括弄痴、嘲拨、作语、口号等。“弄痴”即装疯卖傻进行嘲讽表演。张鷟《朝野佥载》卷六载:“敬宗时,高崔巍喜弄痴大。”高崔巍身份为散乐,文中具体描述了“弄痴”的表演过程,首先是装痴,接着将表演者的头强按进水里,良久抬起,满头是水,憋得满脸通红,但表演者却必须“出而笑之”,这是装痴的傻笑。“嘲拨”即是通过戏谑性的诗词进行嘲讽和调侃。郑綮《开天传信记》记黄幡绰事说:“幡绰许,而进嘲云:‘可怜好个刘文树,髭须共颏颐别住。文树面孔不似猢狲,猢狲面孔强似文树。’上知其遗赂,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