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馆(Released from the Institute),历史学-中国历史-明史-典章制度,中国明代庶吉士在翰林院庶常馆中学习3年之后,经考试而授予官职。《明史》卷七十《选举志二》载:“三年学成,优者留翰林为编修、检讨,次者出为给事、御史,谓之散馆。”庶吉士平时的学习状况均建有档案,以稽核其勤惰,并以此划分等级,作为散馆授官的依据。学习的优劣是散馆时决定授官的关键。授官之时,平时馆课不好以及散馆考试不及格者,得不到授官的机会,从而被推迟授官。绝大多数年份庶吉士授官均不如数,每次散馆总有庶吉士不能按时授官。关于庶吉士散馆授官年限问题,明代前后变化较大。永乐(1403~1424)、宣德(1426~1435)年间,有入选庶吉士随即授官者,正统(1436~1449)以后,馆选之后授官年限基本确定为3年。尽管其后屡有特例,但终明一代,庶吉士学习3年始授官的制度被确定下来。而被授予的官职前后也有差异,从洪武十八年(1385)到宣德末,虽然庶吉士有专于进学者,但是多数还是以办事为主要职能,故其最后授职亦没有过多的限制,翰林、科道、部院、内阁中书官、地方官等皆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