钞关(Tax Office),历史学-中国历史-明史-社会经济,中国明代内地征税的关卡。因规定以钞纳税,故名。宣德四年(1429)始创设。隶户部,税收多用以支付军事抚赏费用。前后设有十三所。宣德时,设关地区以北运河沿线水路要冲为主,包括漷县关(正统十一年移至河西务)、临清关、济宁关、徐州关、淮安关(今江苏清江)、扬州关(今江苏江都县)、上新河关(今南京)。景泰、成化(1450~1487)年间,又在长江、淮水和江南运河沿线设置金沙洲关(今湖北武昌西南)、九江关、正阳关(今安徽寿县)、浒墅关(又名苏州关,今苏州许关镇)、北新关(今浙江杭州)。钞关几经裁革,万历六年(1578),尚存河西务、临清、九江、浒墅、淮安、扬州、杭州七关;崇祯时,又在芜湖设立钞关。设置钞关旨在征收船税,临清、杭州两关也兼收货税。由各差御史及户部主事监收。船税以载运商货之船户为征课对象。初期按运送路程之远近和船舶大小长阔不同分等称船料,估料定税。宣德四年规定,南京至淮安、淮安至徐州、徐州至济宁、济宁至临清、临清至通州各段均每100料纳钞100贯;自北京与南京间的全程,每100纳钞500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