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鼎(Bronze Ding of Wo),历史学-文物-金属文物-铜器∙商周,中国西周早期青铜器。原名我甗、御鼎、御簋。因作器者名“我”而得名。此鼎器身早年出土于河南洛阳,残损严重,初由虹光阁购得,后转售于尊古斋,补缀后成今形。1936年入藏原中央博物院,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后器盖复出,现藏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器高23.2厘米,腹深16厘米,口横17.5厘米,口纵14.5厘米,重3.71千克;盖高6.5厘米,深2.4厘米,口横19.3厘米,口纵15.4厘米。器横截面呈椭方形,高子口,深腹,下腹向外倾垂,四柱足上粗下细。盖作平顶,折沿,四角有曲尺形钮。口下、盖沿均饰饕餮纹,雷纹填地,足饰简省形蝉纹。此鼎原应有1对附耳,出土后破碎丢失。此鼎形制与北京房山琉璃河西周墓地出土的圉鼎接近,时代在西周较早时期,约成、康之际。器身和盖铭文一致,各6行43字。内容是十一月丁亥,作器者我先对祖乙、妣乙、祖己、妣己等先祖先妣进行血祭之法的御祭,以祈求免除灾祸,随后对二母即祖乙、祖己的配偶妣乙、妣己进行礿祭和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