吠陀(Veda),文学-外国文学-印度梵语文学,印度最古老文献的总称。主要是指4部吠陀本集:《梨俱吠陀本集》《娑摩吠陀本集》《耶柔吠陀本集》和《阿达婆吠陀本集》。这4部吠陀主要是诗体,产生于公元前1500年至前1000年,使用的语言是吠陀语。它们是吠陀时代婆罗门祭司为了适应祭祀仪式的需要而加以编订的。在一些重大的祭祀仪式中,劝请者祭司念诵《梨俱吠陀》中的颂诗,赞美诸神,邀请诸神出席祭祀仪式;咏歌者祭司高唱《娑摩吠陀》中的颂诗,向诸神供奉祭品;行祭者祭司低诵《耶柔吠陀》中的祷词和祭祀规则,执行祭祀仪式;《阿达婆吠陀》则为祭司提供咒语。通常所说的吠陀文献,除了这4部吠陀外,还包括阐述这4部吠陀的各种梵书、森林书和奥义书。这后3类著作主要是散文体,产生于前1000年至前400年,使用的语言是由吠陀语演变而成的古梵语。还有1类与吠陀文献密切相关的著作,统称吠陀支,它们共分6支——礼仪学、语音学、语法学、词源学、诗律学和天文学,其中的礼仪学分成天启经、家庭经和法经,统称劫波经。《梨俱吠陀本集》分10卷,共有1028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