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册(Bamboo Splits),历史学-中国历史-〔史学史〕-〔古代部分〕-〔史学理论·古代〕,简是中国古代用于书写的狭长竹木片。若干简编连起来就成为册。古书里往往把“册”写作同音字“策”。在植物纤维纸流行以前,简册是主要的书写材料。《尚书·多士》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甲骨文里有“册”字,作等形,竖画代表简,或叾代表缠在简上的编绳。可见至迟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已经有简册了。商代人是否已经把帛用作书写材料,现在还不清楚。周、秦、汉各代都是简、帛并用的。但帛的价值高,远不如简册使用得普遍。东汉中期蔡伦改进造纸方法以后,纸开始成为重要的书写材料。但是纸的普及有一个过程。在魏晋时代,虽然私家已经越来越普遍地使用纸,官府文书仍多用简册。到了南北朝时代,简册才基本绝迹。考古发现的简册实物中,最古的是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初期简,数量最多的是汉简。此外,魏晋简、秦简和战国时代的楚简也都有发现。简的宽度一般在0.5~1厘米左右。长度往往视用途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