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隶(ancient clerical script),文学-语言文字-汉语文字学-比较文字学-隶书,带有较多古汉字笔意的秦代隶书和西汉早期隶书。又称古隶。隶书的发展,可以分为“秦隶”和“汉隶”两个阶段。西汉武帝时代可以看作从秦隶发展到汉隶的过渡时期。隶书在战国晚期开始形成。这一时期秦国文字的正体仍然是小篆,但同时也出现了破坏和改造正体字形、写得很草率的俗体,这种俗体就是隶书形成的基础。睡虎地秦简、马王堆简帛和银雀山汉简等,都是研究秦隶的重要资料,此外还有铜器铭文、漆器铭文、印文、陶文等。从这些文字材料来看,正规篆文的圆转笔道多数已经分解或改变成方折、平直的笔画,从而与小篆有了显著区别。当然,秦代和西汉早期的隶书还只是一种尚未完全成熟的隶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很多字的写法仍然接近于正规篆文;二是有些字虽然已经有了与成熟的隶书相同或相似的写法,但同时仍然使用接近正规篆文的写法。这两种情况在成熟的隶书——汉隶中,都大大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