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茧(cocoon quality inspection),工学-纺织科学与工程-丝绸-制丝-[蚕茧初加工]-蚕茧干燥,茧站收购鲜茧和缫丝厂直接购入干茧时,对蚕茧的等级和茧质进行评定,以判定茧质并决定茧价的过程。20世纪50年代初,鲜茧茧质的评定方法是手感目测,正确性较差。1958年以后,以鲜光茧茧层率、上车率决定基本等级,再结合茧的解舒(以色泽和匀净度来衡量),茧层含水率及每粒茧的平均茧层量等升降补正进行评级。1973年开始,普遍实行以干壳量作为分级定价的评茧标准,但这一评茧标准仍不能完全反映出茧的解舒、出丝率和净度等茧质情况,难以充分体现“优茧优价、劣茧低价”的减价政策,不利于调动蚕农提高茧质的积极性。为此,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推行“组合售茧,缫丝计价”的评茧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要求评茧时能正确评定茧质,即评定的结果能够综合反映蚕茧的质量,评茧方法应简便易行,减少原料茧的耗用量,同时还要制定合理的茧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