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塑性理论,研究固体材料黏性的塑性理论。材料的力学性质和它所处的状态有关。处于不同物理环境中的材料会显示出不同的特点,需要用不同的模型来描述。固体材料在高应变率或高温度条件下,会同时出现弹性、塑性和黏性性质,需要用弹–黏塑性力学模型来描述这种现象。固体黏性是指与时间有关的变形性质。几乎所有的固体材料都具有黏性。金属、土壤、混凝土的黏性效应都很明显。考虑黏性效应才能解释变形速度变化对塑性变形的影响。有些情况下,黏性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小到可忽略,但某些聚合物、岩土材料及处于高速变形状态下的金属材料则具有明显的黏性,对于这些材料的变形情况,黏性的影响必须予以考虑。动力实验表明:许多金属材料在快速加载条件下,屈服极限有明显的提高,瞬时应力随应变率的提高而提高,但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同时考虑材料的塑性和黏性,对于描述应力波的传播和在短时强载荷作用下结构的动力特性是非常必要的。这些问题中考虑材料的黏性效应能使计算结果和实验数据比较接近。具有塑性和黏性的物体称为黏塑性体。黏塑性理论的本构关系中要考虑应变率效应。最早研究黏塑性体并给出单向应力状态下黏塑性体力学模型的是美国的E.C.宾厄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