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滩簧戏又称湖阴曲,是和芜湖泥簧戏同时流行于芜湖地区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民国初年,鲍实(字筱斋)与友人共同定名为《湖阴曲》。曾以优美声腔和表演艺术产生过较大影响,传播过明代著名传奇《琵琶记》和《牡丹亭》,完整的剧目《跪池》、《吵嫁》等被泥簧戏吸收、移植,芜湖滩簧起源于民歌,脱胎于昆曲,擅长抒情,内容丰富,唱腔优美动听。解放后有新的发展, 1960 年芜湖市梨簧戏剧团整理排演滩簧折子戏《昭君出塞》,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清嘉庆年间,芜湖盛行昆曲,都在商人、学士,豪门和富裕家庭演唱,后有爱好者,始觉昆曲文词典雅,有曲高和寡之敝,便易词改调,谓“改良昆曲”,使昆曲有所通俗化。当时芜湖又流行滩簧、梨簧调,和徽剧二簧,为改进昆曲参照吸收其通俗的唱法,遂有“滩二梨”之称,逐渐形成坐唱形式,人们称作“芜湖滩簧”。至同治年间,芜湖米市街杨洪发起,组织了“乡乐研究社”,其成员有王养之、余锦,和衙门内的各房科人员。衙门在城东内街,地势较高,其唱滩簧的人,俗称“高头的”,演唱简单,不甚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