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人类学(Symbolic anthropology)符号人类学萌生于19世纪末,发达于20世纪,受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和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的重要影响,代表人物有D.施奈德(D.Schneider),特纳(Tumer),D.斯波伯、萨林斯(Sahlins)和C.基尔茨(C.Geertz)等。人类学家在社会活动和社会环境中观察和解释符号(Symbol)及其意义,并通过对符号的研究来认知人类文化。他们将符号行为的心理动机、意义、现实各种指号关系中的认知和解释过程等作为研究方向。符号人类学家普遍把注意力集中在意义和传通(communication)上。并且受到现代控制论的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