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岩层的岩性、结构、构造、化石,岩层间接触关系等所反映的含煤岩系形成的古地理环境,是含煤岩系岩石相、沉积构造、生物相、地球化学相、地震地层相和地球物理测井相的总称。“相”按拉丁文或法文的原意就是面貌、外观或状态。任何沉积岩都是在古代一定沉积环境中堆积下来的,都印有特定的岩性、结构、构造和生物标记。这些标记的有规律的组合,就是“沉积相”。1838年,瑞士学者A. 格列斯利 (A. Gressly)在研究法国东部上侏罗统时,首先采用“相”这个术语表示岩石单位,将“相”理解为“一定地层单元内岩石特征和动物群特征的总和”。苏联学者Л. Б. 鲁欣(Л.Б.Рухин)1958年将沉积相定义为“沉积物特征及其生成环境的总和”。1970年,英国学者R. C. 塞利(R. C.Selley)提出从五个方面来限定“相”,即沉积岩体的几何形态、岩石学特点、古生物特点、沉积构造特点及古流向特点。1976年,他提出应把“相”理解为“沉积环境的古代产物”,亦即专指环境的“物质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