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首四重奏,英国诗人T.S.艾略特所作诗歌。后期代表作。由四首探讨永恒和时间的哲理诗组成。这四首诗发表于1935~1942年,形成一个整体,又可以独立成篇,它们分别是《焚毁的诺顿》(1935)、《东库克》(1940)、《干萨尔维吉斯》(1941)和《小吉丁》(1942)。1943年,《四首四重奏》在纽约结集出版。其中,干萨尔维吉斯是美国新英格兰马萨诸塞海湾安角外的礁岩,其余三个均系英国地名,它们从不同方面反映了艾略特的成长经历和寻根的精神历程。抒发对时间(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空幻感,生命的幻灭感。宣传基督教的谦卑精神。作品的用语普通正规而又十分精确。有评论家称它为艾略特的登峰造极之作。对语言异常敏感的艾略特常患词不达意,他在《东库克》里把写诗比为“与词语和意义的难以忍受的扭斗”。艾略特对自己的宗教信仰和创作始终不敢心安理得,他担心语言会因使用不当而退化,这必然会影响到人们思想感情的品质。他承认“每一次尝试都是完全新的开始,也是不同的失败”,但他相信,“对于我们,唯有尝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