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王
(其他人物相关)
"淮南王",中国古代王爵封号名,以此命名的人物分别有:"汉朝的英布(又称黥布)、刘长、刘安、刘喜。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曹邕、司马允、刘冲、石昭、符生、刘讳、刘子孟、直勒它、高仁光、陈叔彪、拓跋他、拓跋世遵、拓跋宣洪;隋唐时期的李锷、李茂等。"也有自封王的,如东汉李宪,还有就是根据地理位置封王的,如北魏北齐时。一般指的是汉代淮南王刘安。淮南王刘安在今安徽省寿县。
知识树
时光轴
论点集
总题库
阅读模式
知识树 创建页面
知识树 创建说明
领域
提 交
人物
词条相关
词条 主页
》
词条 科普
》
词条 事件
》
词条 题库
》
词条 知识
》
千古第一阳谋,汉武帝的推恩令
自从汉朝建立以中央集权为主,分封为辅的封建政治体系后,藩王之乱一直就是封建中央政权的一大心患。
汉景帝三年,距刘邦建立汉朝不过50年光景,汉景帝就已经明显感觉到了藩王势力对中央政权的威胁,于是,采用了晁错的《削藩策》,本想以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将各大藩王的地盘逐步消减,最终实现削藩目的。很可惜,各大藩王也不是傻子,对于皇帝的想法,他们看得通透。最终,此次的削藩酿成了西汉著名的“七国之乱”,虽然这场叛乱在仅仅的三个月时间内就被名将周亚夫平定,但这种模式的削藩却实在不算高明。
相比之下,后来汉武帝采用
的“推恩令”就高明多了,甚至堪称“千古第一阳谋”。推恩令要求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自己的子弟,而不能仅传给嫡长子,最后让藩王封地面积越来越小。这条推恩令厉害就厉害在,它只伤藩王而让藩王的大多数儿子成为政策的既得利益群体,甚至不怕你看出它削藩的目的,毕竟藩王如果不同意,率先跳出来的可不是中央,而是他那群儿子。
淮南王刘安就是个例子,因不愿自己的封地就此越来越小,准备造反,结果,自己还没准备好,汉武帝就得到消息派大军压境,最后只能自杀谢罪,而告发他的就是他的孙子刘健。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