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俗语,梵字原有“本色的”、“自然的”、“普通的”、“低俗的”等意;应用于语言,则指俗语、白话、方言,特别是相对于经过人工修饰因而变得“纯洁”、“完美”的梵语而言。俗语有多种,有人认为它们是梵语退化的产物,而其地位确也正像是古代梵语同印度各近现代语言的中介。但值得注意的是,其语汇中有的字分明与梵语无关,显然来自某一更为古老的种族所操的更为古老的语言。在古代印度戏剧中,国王和婆罗门等上等人说梵语,而妇女、奴仆等下等人则说各种俗语。不过戏剧里的俗语有时过于低劣,很难想象现实生活中就是这样说的。所以如此,大概是为了通过夸张取得某种喜剧效果。据传一个名叫婆罗流支的语法家曾著《俗语月光》(另说称《俗语光》)。有说他即是为波你尼《八章书》写评注的迦旃衍那。另说他是笈多时代人,为超日王宫廷“九宝”之一。俗语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古代、中古和后期。古代时期的语言主要指摩揭陀语、半摩揭陀语和巴利语等印度古代方言。今天可见的作品为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2世纪之间的铭文、佛教和耆那教经典以及世俗文学创作等。其中以阿育王铭文为最早,所用系半摩揭陀语和其它方言,文字则是婆罗谜文和佉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