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真东渡,秦少游梦吟,朱自清荷塘踏月……当斯人已去,当“扬州八怪”的时代业已湮灭,纵使老街古巷意趣深远,楼台歌榭诗意犹存,亦不能作为一座现代城市的永恒资本。城市的宣传可以倚仗源自古老历史、特色文化的响亮名气。然而,对于市民而言,城市终究是一个生活的场,他们更加在意的,是在这个场力作用下,个体和群体将有怎样的当下与未来。历史和文化两个维度,并不能涵盖“扬州模式”的全部思路。近年来,在中外关注的“扬州模式”的背后,是中国多个城市规划者、管理者对城市本身历史价值的理解与思考的缺失。刘太格曾在扬州的规划建设上,操刀过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