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鹘汗国(744年—840年),又名回纥汗国。由回纥部落药罗葛部建立。回纥人以游牧为主,逐水草而居。5—6世纪回纥人(又称韦纥)主要居于鄂尔浑河和土拉河流域,到7世纪初时他们又活动在色楞格河流域。公元646年(唐贞观二十年),回纥配合唐军攻灭了薛延陀,势力遂强,首领药罗葛吐迷度自称可汗,不久覆灭,一般不以其作为回纥汗国建立的标志。7世纪末至8世纪初,东突厥的默啜可汗强盛,夺取了原来铁勒的故地。在其压力之下,一部分回纥人越过沙漠进入河西走廊。后值东突厥衰弱,酋长药罗葛骨力裴罗于744年大败突厥,遂据有漠北,建立汗国,曾助大唐平“安史之乱”,收复两京。版图最大时疆域东接室韦,西至金山(今阿尔泰山),南跨大漠,北至北海(今贝加尔湖)840年大败于黠戛斯。立国97年。回纥汗国,中国古代北方及西北民族。原称回纥汗,唐德宗时改称回鹘。唐初,漠北有九姓铁勒,回鹘即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