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东汉时期的祠堂画像的东壁,常刻画东王公神仙世界、庖厨、乐舞和树下射鸟,西壁常刻画刺客、战争和西王母世界,后壁刻画祠主在楼阁或厅堂内接受仆役或宾客的拜谒等。汉代祠堂,是建造在坟墓前供其亲属祭祀的享堂,亦称祠堂、庙祠、食堂、庙祠、斋祠等。一般有土木结构和纯石结构两种,由于种种原因,土木结构的建筑早已了无踪迹,不知其形制。但是,石材建筑的祠堂不易损毁,在山东、安徽等地已经被大量发现。根据祠主财力、身份,祠堂建造的规模大小不一,常见的形式有:由基石、左右侧壁、后壁、屋顶和屋脊组成的双开间悬山顶式;由基石、左右侧壁、后壁、屋顶和屋脊组成的双开间悬山顶且后带小龛式;由基石、左右侧壁、后壁、屋顶和屋脊石组成的单开间平顶式;小龛式等四种。祠前通常有供案,有的案上刻画杯盘盛鱼、鸡等。一般祠堂都刻画画像,其东西壁和后壁刻画有画像,有历史故事、孝子列女、义士忠臣、歌舞宴饮、百戏杂技、车骑出行、庖厨狩猎、死后升仙、神人鬼怪、祥瑞辟邪和祠主受谒等场景;屋顶刻画有升仙、辟邪和神话场景,具有浓郁的时代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