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景病
(心理学术语)
“十景病”是由鲁迅于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叶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意在讽刺贪大求全的心理。“凡看一部县志,这一县往往有十景或八景,……‘十’字形的病菌,似乎已经侵入血管,流布全身,……点心有十样锦,菜有十碗,音乐有十番,阎罗有十殿,药有十全大补,猜拳有全福手福手全,连人的劣迹或罪状,宣布起来也大抵是十条,仿佛犯了九条的时候总不肯歇手。 鲁迅将国人“自恋自大”、“贪大求全”的传统观念和思维模式,凝练概括为“十景病”三字。当然,这只是国人传统“思维定势”中的一种。
知识树
时光轴
论点集
总题库
阅读模式
知识树 创建页面
知识树 创建说明
领域
提 交
心理学
医学
词条相关
词条 主页
》
词条 科普
》
词条 事件
》
词条 题库
》
词条 知识
》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