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奏官是中国古代反映舆论的官吏,负责定期或随时向皇帝进言。宋朝尤为重视这种舆论制度。宋太祖统一天下后,最初,进奏官由州镇将吏担任。这些外州将吏不愿意长期出任京师,遂募京师人,或由亲信担任。每天上午,他们在右掖门外廊受制敕和诸司符牒,将午则各还私居。于是发生了政令传达稽缓、泄露的现象。后把各州进奏知后官集中到一起,选出150人,正式定名为进奏官,合在一起办公。承发文字,只能在都进奏院,不准带回家。30人为殿前承旨,各州进奏官共120人,各掌所属州镇公事奏报并收发文报。宋代以前,这些机构和邸报或进奏院没有统属关系,到宋代才成为一体。宋代进奏院的上级机构是银台司。在唐代,银台是禁城一个城门的名称,当时的文报都由此门传进宫内。到了宋代,成立了一个机构,把地方文报选到进奏院,再转送银台司。除银台司以外,还有通进司。前者收受地方文报,后者除收受银台司的地方文报以外,还收受中央文武百官章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