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大逆是中国古代罪名。其名称源于秦汉,指犯上作乱、危害君权的行为。其为北齐律“重罪十条”之一,于隋朝《开皇律》中被改为“十恶”之条。谋大逆指预谋毁坏皇帝的宗庙、山陵、宫阙的行为。明清两代,将原属大不敬一条的“指斥乘舆”也归入谋大逆罪,因此因文字狱而获罪的人也大多比照谋大逆罪来量刑。唐律规定,谋大逆已行者不分首从皆斩;谋而未行者绞,并依首从法;父子年十六以上皆绞,十五以下及母女、妻妾、祖孙、兄弟、姊妹若部曲、资财、田宅并没官;伯叔父、兄弟之子皆流三千里。明清律规定,凡谋大逆,但共谋者,不分首从,皆凌迟处死。谋大逆,指谋划毁坏帝王的宗庙、祖墓或宫室的行为。列中国古代法律中的十恶之二。封建统治者认为“干纪犯顺,违道背德,逆莫大焉",故名大逆。其处罚与谋反同。汉律规定,大逆无道,父母妻子,兄弟姊妹,不问老少一律弃市。三国魏时,以言语犯及宗庙园陵,称“大逆无道",腰斩,家属从坐,不及祖父母孙,有女许嫁已定,不缘坐。唐律规定有此谋划,而无毁坏行为,亦构成谋大逆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