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头,戏曲、说唱艺术术语,解说不一。或指曲中最紧要或最精彩、动听之句,或指曲中平、上、去三声联串之处。那白秀英唱到务头。宋、元行院“调侃语”(今“行话”)。原为当时伎艺界代替“唱采”一词的行话(《墨娥小录》),后世则把戏中要彩的地方叫“务头”。元、明、清戏曲理论家,对“务头”诠释甚多,众说纷纭,但大多指曲文或唱腔某一方面能博得观众喝彩需具备的条件。如:①要用俊语。元周德清《中原音韵·作词十法》:“要知某调、某句、某字是务头,可施俊语于其上。”②要用响亮的字音。明王骥德《曲律·论字法》:“务头须下响字,勿令提挈不起。”③曲调要“做腔”。王骥德《曲律·论务头》:“务头……系是调中最紧要句字,凡曲遇揭起其音,而宛转其调,如俗之所谓‘做腔’处,每调或一句、或二三句,每句或一字、或二三字,即是‘务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