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语言的共同语是在某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作为共同语形成基础的方言称为基础方言。如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方官话为基础,典型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标准汉语普通话,也是法律规定的汉民族的共同语,中国的通用语言。 共同语即民族共同语,是从基础方言发展起来的。方言的产生与分布方言主要指同一民族的语言因地域的不同而产生的地域变体。汉语的各种方言就是汉民族语言中的地域变体。主要分为北方方言、吴方言、闽方言、粤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七大类。其中,北方汉语方言覆盖的地域最宽,包括东北、华北、中原、西北、西南20多个省市自治区,而且各地方言的一致性也比较高,相距数千里而通话基本无困难。南方汉语方言的分歧却很大,相邻两个县甚至是一个县的不同乡(镇)之间就可能听不懂对方说的话。重庆处在西南官话区,是北方汉语方言下面的一级方言区。西南官话区覆盖重庆、四川、贵州、云南、湖北、广西、西藏等省市自治区的大多数地方;又分为许多方言片,四川、重庆主要就有成渝片和灌赤片(四川的灌县到贵州的赤水一线)。方言与方言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语音上,词汇有一点差别,不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