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汉语平上去声收鼻音和不收鼻音的字互相押韵、谐声、通假的现象,这是清代学者创立的术语。正文指上古阴阳对转自注:“上列阳声、下列阴声、为‘对转’。其数部同居者同一对转。”这里的音值是从《二十三部音准》篇里的描写推出来的。章炳麟<成均图>又说:“阳声即收鼻音,阴声非收鼻音也。然鼻音有三孔道。其一,侈音。印度以西皆以半摩字收之。今为谈、蒸、侵、冬、东诸部:名曰撮唇鼻音。其一,弇音。印度以西皆以半那字收之。今为青、真、谆、寒诸部:名曰上舌鼻音。其一,轴音。印度以姎字收之 …… 名曰独发鼻音。”梵文用音节字母。“摩”是阴阳对转【ma】的对音。只留下m-就叫"半摩字"。“那”是阴阳对转【na】。“姎”本是阴阳对转【愅】。章炳麟学的是一派日本和尚里流行的悉昙,读【愅】作【ɑ嬜】。 《成均图》又说:“夫阳声弇者阴声亦弇。阳声侈者阴声亦侈,阳声轴者阴声亦轴,是故阴阳各有弇侈而分为四,又有中轴而分为六矣。”讲阴阳对转的以章炳麟为集大成者。在研究部和部的关系上有贡献。不过也引起古文献学里随便破字的流弊。20世纪20年代,林语堂写过 《陈宋淮楚歌寒对转考》(收入《庆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