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流消能(roller bucket type energy dissipation)利用泄水建筑物末端的跌坎或戽斗,将下泄急流的主流挑至水面,通过主流在表面扩散及底部旋滚和表面旋滚以消除余能的消能方式(见图)。简介面流消能分跌坎面流消能和戽斗面流消能两类。戽斗面流消能是水流在戽斗内形成水跃后,再在戽斗后形成面流,是兼有底流、面流特点的混合型消能方式。面流消能适用于中、低水头,下游尾水较深,水位变幅不大及河岸稳定、抗冲能力强的情况。采用面流消能,由于主流位于水流表面,有利于漂木、排冰;但水面波动较大且向下游延伸较远,对岸坡稳定、电站运行和下游航运条件均有不利影响。要求条件面流流态复杂多变,对下游尾水条件要求高,保证能得到纯面流的水深范围较小。面流流态与鼻坎布置形式、水头、单宽流量、下游水深及冲淤河床形态等因素有关。若鼻坎形式、水头、泄量已定,随下游水深由小到大,面流将依次出现自由面流、自由混合面流、淹没混合面流、淹没面流等流态。就对河床冲刷而言,淹没面流及自由面流较轻,自由混合面流及淹没混合面流严重些。当有漂木、排冰等要求时,流态应控制在自由面流;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