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讹变影响到语词,就产生了讹变的语词。这些语词人们长期使用,具有了固定的音、形、义,但仔细推究一下,却发现它不符合汉语构词的一般规律,不能由字义来推知词义的由来。词义解释讹(é),在汉语词典中有两种解释。一为"错误",如以讹传讹;二为"欺诈",如讹诈。"讹变"二字在文字学中有其特定的解释,是指在汉字发展过程中,由于字体的变迁、传抄的错误等原因产生了一些错别字,后人继续袭用这些错别字,以讹传讹、习非成是,由此错别字就逐渐取代了原来的字体的一种现象。出自语出: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三》:" 吐京郡 治故城,即 吐军县 之故城也。胡 汉 译言,音为讹变矣。" 宋 钱易 《南部新书》庚:"近俗尚武,是以通呼公府、公门为牙门,字称讹变转为衙。"汉字的讹变如"行李"、"请假"、"逃之夭夭"等。这就是汉语语词的讹变现象。语例分析 解释 行李"李"字主要有两解:一是指一种果树,就是李子树,或是这种果树上长的果子,这是"李"字的本义;二是用作姓氏,这是后起的意义。它为什么又出现在"行李"一词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