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火墙,又称风火墙、防火墙等等,特指高于两山墙屋面的墙垣,也就是山墙的墙顶部分墙体。封火墙种类繁多,赣派建筑、徽派建筑封火墙因形状酷似马头,则称为“马头墙”。闽派福州建筑因墙体作流线型状似马鞍,称为“马鞍墙”。粤派岭南建筑山墙作镬耳状,称为镬耳墙。[1][2][3]封火墙,顾名思义,是中国传统民居聚落的一种以防火为目的的墙体建筑。有的文献也写作“风火墙”。在封火墙出现之前,人们注意到火灾通常是自下而上地顺着房柱向上蔓延,因此封火墙的最初形态是在可燃的木质墙壁、构件上涂抹灰泥,以此来提高木质构件的防火性能,后来才出现了把木柱砌于砖墙之内的立贴式(即穿斗式)的山墙——封火墙。在传统村落中,以家为单位、以围墙相连建造封火墙,能够十分有效地防范火患。[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