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一指在身心安静的情况下,把意念集中到身体的某一部位。其源于老子的“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之句,即说守一于道。《庄子·在宥》曰:“我守其一,以处其和。”就是说守心一处,而处于身内阴阳二气的和谐之中。道家认为千千万万也是由一开始,千千万万最终也不敌于一,事无全好,也无全坏,专一而终,最后必然出乎意料。这种道理很简单,但要学会很困难。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余岁矣,吾形未尝衰。” 道教因袭老庄思想创造守一术。早期许多道教经书皆强调修习它的重要意义。《太 平经》云:“欲解承负之责,莫如守一。”①“人知守一,名为无极之道。……圣人教 其守一,言当守一身也。念而不休,精神自来,莫不相应,百病自除,此即长生久视之 符也。”②《老子想尔注》云:“身为精车,精落故当载营之。神成气来,载营人身, 欲全此功无离一。”③《西升经》云:“天地物类,生皆从一,子能明之,为知虚实,…… 丹书万卷,不如守一。”④《抱朴子内篇·地真》云:“余闻之师云:人能知一, 万事毕。知一者,无一之不知也。不知一者,无一之能知也。……故仙经曰:子欲长生, 守一当明。思一至饥,一与之粮;思一至渴,一与之浆。”⑤《三元真一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