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贷
(金融行为)
1.一般指向人借用钱物,或者指簿记或资产表上的借方和贷方。《晋书·王衍传》: 父卒于北平,送故甚厚,为亲识之所借贷,因以舍之。 明唐顺之《与胡梅林总督书》三: 弟亦搜括家赀,并借贷,仅得银五百两,通公所给,是千金而已。 巴金《利娜》上: 他没有这笔钱,因此只得向押款银行借贷。 2.将钱物借给他人。宋叶适《故昭庆军承宣使崇国赵公行状》: 民业耕者,田主借贷之。 《金史·熙宗纪》: ﹝皇统四年﹞十月壬辰,立借贷饥民酬赏格。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农业贷款和高利贷。
知识树
时光轴
论点集
总题库
阅读模式
知识树 创建页面
知识树 创建说明
领域
提 交
词条相关
词条 主页
》
词条 科普
》
词条 事件
》
词条 题库
》
词条 知识
》
骗子的智商
某天,接到骗子电话
骗子:借钱不,年化12%,额度10万
我:不了,我不差钱。
骗子立刻又问:那投资我们不,年化18%
我:保本不?
骗子:保本
我:那好我贷10万,投10万,以后每年打给我
个点的利差。
骗子:… …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