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茨-波斯塔尔假说(Katz-Postal hypothesis),文学-语言文字-语义学,生成语法理论框架下的语义理论。在生成语法的标准理论阶段,用来解释与句法结构相关的句子意义的构成。在生成语法的早期阶段,A.N.乔姆斯基没有讨论语义问题。针对语义解释与句法结构之间的关系,J.卡茨和J.福多在1963年指出,语义解释是由一系列的投射规则实现的,语法应该看作是一套能够将外在的句子形式与其所表示的语义联系起来的系统化的规则。在此基础上,卡茨和P.波斯塔尔在1964年合著的《语言描述的统一理论》中进一步讨论了转换规则的作用,提出了卡茨-波斯塔尔假说的弱形式和强形式。卡茨-波斯塔尔假说(弱形式)定义为:语义投射规则都作用于深层的短语标记;由此,转换并不改变意义。卡茨-波斯塔尔假说(强形式)定义为:所有的语义信息都表现在深层结构中。R.杰肯道夫指出,乔姆斯基在《句法理论》中认为,否定是通过转换而来的,自然意义也发生了改变。而卡茨和波斯塔尔认同R.利斯和E.克利马的观点,认为否定是由深层结构中的否定语素所驱动的。这样,就不涉及从肯定转换为否定的说法了。但是,这一说法是有缺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