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质分解激发效应(priming effect for organic matter degradation),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土壤学-[土壤微生物作用]-土壤碳循环-有机质分解激发效应,加入外源物质使得土壤有机物分解和矿化速率改变的现象。包括正激发效应和负激发效应。1926年,德国学者 F.勒尼斯发现加入豆科植物有机残体可促进土壤有机氮矿化,这一现象后来于1953年被美国学者 C.W.宾格曼等命名为“激发效应”。激发效应的方向和大小与外源物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组成等有关。可引发激发效应的外源物有多种,包括植物残体、根系分泌物、大分子和小分子有机物、死亡微生物和矿质态氮肥等。贫营养和高碳氮比的土壤更容易发生激发效应。激发效应是由外源物质加入引起微生物活性、数量和组成的改变而导致的,但其机理研究还没有一致的结论,现有的机理解释包括:①外源物质激发微生物活性。低质量的有机碳限制了微生物获得生长所需的能量,新鲜有机碳的加入为微生物提供了能量和营养元素,提高了微生物活性,从而加速了土壤有机碳的矿化。②共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