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中毒性肾病是由于长期接触重金属后引起的急、慢性肾损伤。金属可按密度的大小分为重金属和轻金属,密度大于4.5kg/m3者称为重金属(一般是指比重超过5的金属元素)。重金属中毒性肾病与重金属的职业接触和环境接触密切相关。因大多数重金属均有肾毒性。重金属引起的肾损害与个体素质、重金属浓度以及接触时间长短有关,其肾损害可呈急性也可呈慢性,肾小球和肾小管均可受累。不同重金属引起的肾损害主要的受损组织是肾小管,其损伤机制为直接的毒性作用。在出现肾病综合征的病例中,肾小球亦受到损伤,其机制为免疫损伤。在临床上,急性大剂量接触表现为急性肾衰竭,而长期小剂量接触主要表现为单纯小管功能障碍或慢性小管间质肾病。大剂量短期接触重金属可导致肾小管坏死,但是职业环境中由此引起的急性肾衰竭很少见,这与职业环境较过去有极大改善有关。各种职业环境的重金属接触量均被控制在阈限制量(TLV)内。与之相反,更多的肾小球肾炎和小管间质疾病被认识到与重金属长期小剂量接触有关,近年来发现多种低分子量蛋白能与某些重金属特异性结合,如镉、汞、铅等,由此解释了小管损害的发病机制。慢性小管间质损害多数与接触铅和镉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