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型脉动白矮星(variable DB white dwarfs;pulsating DB white dwarfs;DBV),理学-天文学-恒星-变星-脉动白矮星,脉动白矮星的一个子类(见脉动白矮星),其表面富含氦和少量的氢。光谱中主要是氦线,偶尔有极少的氢线,即光谱型为DB型,因此称之为DB型脉动白矮星(DBV)。是第一类预先通过理论预言而后被观测证实的脉动变星。1981年文盖特等人对鲸鱼座ZZ型变星的脉动不稳定带进行理论分析时预言:DB型白矮星同样存在脉动,且由恒星表面氦元素的部分电离引起物质不透明度的变化而激发。1982年,文盖特等人观测到DB型白矮星武仙座V777的脉动。自此,武仙座V777(编号GD358或WD 1645+323)作为DBV的原型星而被广泛研究。因而,DBV又名武仙座V777型变星。截至2010年的统计,已知的DBV有20颗。在赫罗图上,DBV的脉动不稳定带位于白矮星冷却带的中间位置,其表面有效温度22000~29000K,表面重力加速度(log)7.6~8.2(的单位为厘米/秒2)。其脉动模式为非径向g模(g-mode),脉动周期100~150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