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塘浦圩田工程(low-lying paddy fields surrounded with dikes in ancient China),理学-科学技术史-水利科学技术史-中国水利科学技术史-中国灌溉工程技术史-[区域性灌溉工程]-古代塘浦圩田工程,中国古代通过开挖塘浦排除积涝并兼有灌溉、通航的水利工程形式,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及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流域和珠江三角洲等滨江滨湖低洼地区。因其区域不同,称呼也稍有差别。太湖地区称塘浦围田,长江中下游称圩田,洞庭湖、鄱阳湖地区称圩垸,珠江三角洲地区称基围。它们基本都是用堤防和排水沟渠相结合以围垦开发滨江滨湖洼地的工程措施。春秋战国时期太湖流域已有开发浅沼、筑堤围田的记载,汉代开始局部修筑太湖湖堤,六朝时开挖有众多通江塘浦。中唐后开始大规模的水网圩田建设,至五代吴越时期,太湖流域已形成水网圩田系统。宋代尤其是北宋中期后,圩田在长江中下游的沿江滨湖地区、珠江三角洲等地得到广泛发展。但在两浙、江东地区,由于大肆围湖占江,造成围垦与水利的尖锐矛盾,促使人们去探索湖区的合理围垦以及水土资源的综合利用等问题,进而提高了对湖区开发与治理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