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蟾山摩崖造像(Cliffside images in Yuchanshan),历史学-文物-石窟寺、石刻-石窟,中国宋代至民国佛教摩崖造像。位于四川省泸县福集镇玉蟾村玉蟾山上,由414尊造像、6处石刻题记及牌坊、舍利塔等构成,始凿于宋代,大多刻于明代景泰至天顺年间,是明代摩崖造像艺术的优秀代表。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造像沿山体呈西南-东北走向分布,其中在玉蟾山金鏊峰周围崖石上最集中,造像达400多尊。龛窟形制以圆拱形和圆形龛为主,造像多为佛教造像,亦有道教、世俗造像。大者数丈,小不盈尺。从造像的风格和技法来看,大多采用了高浮雕与浅浮雕的手法,人物体态秀丽,线条流畅细腻,古朴粗犷。尤以“千手观音”一壁的造像最具代表性。第19龛千手观音造像,高5.6米,宽3.5米,有11个头,呈塔状排列;身体左侧有19只手,右侧有21只手,每只手各执不同法器,有如意珠、宝镜、金刚杵等,除此,另有约500只手掌密布在龛正壁和侧壁,每只手掌心的手纹清晰可见。第5龛“释迦说法图”,龛高4.6米,宽4米,深1.3米,刻五十六尊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