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晶器振动制度(oscillation mode of mould),工学-矿冶工程-〔冶金工程〕-金属连续铸造-浇铸-连续铸钢-〔连铸工艺〕,在连续铸钢过程中,为防止铸坯的初生坯壳与结晶器内壁间发生黏结而导致拉裂,使结晶器的润滑剂进入坯壳与内壁的间隙进行润滑而采取的工艺措施。20世纪30年代,连续铸钢发展初期,最先使用的是固定式结晶器。在试验过程中,由于金属与内壁黏结,使拉坯过程不断出现拉漏(钢)事故。经多种试验,如采用间断拉坯、不断往结晶器中注油、采用石墨结晶器等,都未取得明显效果。直到40年代初,德国S.容汉斯[注]和美国I.罗西[注]把有色金属连铸中应用的结晶器振动方式引入连续铸钢,才得以试验成功,并使得在工业中大规模应用连铸技术成为现实。结晶器与铸坯间按一定规律进行往复相对运动。在结晶器上下振动的周期(T)中,有一段时间下降速度大于拉坯速度。这段时间通常称为负滑脱时间。在负滑脱时间里,由于新生成的坯壳与结晶器内壁之间相对运动速度较小,使坯壳能够持续生长到足够厚度,还可以使被拉断的坯壳得以焊合,因此黏结拉漏现象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