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防震评估(seismic protection assessment for collection),历史学-博物馆学-博物馆收藏与保护-藏品保护-藏品防震,从藏品本体、展具/装具、收藏单位馆舍等方面对藏品进行地震风险识别、地震风险分析和地震风险评价的过程。藏品防震评估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提出。中国针对藏品防震评估的研究,正式开始于2008年5·12汶川地震之后。上海博物馆牵头开展了《馆藏文物防震规范》以及相关课题研究,将藏品防震评估纳入研究日程。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牵头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馆藏文物一体化防震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设置了“馆藏文物震害风险研究”专项课题,针对藏品防震评估开展了全面系统的研究。藏品防震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①地震风险识别。依据藏品地震易损特性、历史震害数据、地震作用效应理论分析(经验公式法)和藏品价值损失评价等内外部环境风险因素,初步识别藏品是否存在震害风险。该阶段可采用收藏单位馆舍、展陈、藏品各自独立的分析模型,用经验公式计算得到体现系统动力耦合作用的动力放大系数,为是否需要开展藏品防震风险管理提供决策依据。②地震风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