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主义设计(deconstructivism design),艺术学-设计学-总论-〔设计理论〕-〔理论学说〕,20世纪80年代末重要的建筑设计风格。解构主义从结构主义演化而来。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对“欧洲中心论”和对欧洲传统文化反思、质疑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法国哲学家J.德里达在1966年10月的《结构,符号,与人文科学话语中的嬉戏》演讲中,矛头直指结构主义的“结构”概念,首次提出“解构”概念。德里达以其特有的锐利而激烈的方式对自柏拉图以来西方形而上学的传统进行了质疑,并提出了颠覆西方传统文化的解构主义理论。他认为,写作已不足以表达观点,应将解构主义扩大到建筑学。之后前往纽约,与P.艾森曼[注]一起工作。1988年3月,伦敦塔特美术馆和学术团体联合举办了首届解构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英国《建筑设计设计》、德国《建筑世界》等杂志发行了专刊。1989年6月,《建筑设计设计》又出版了《解构主义专刊Ⅱ》,主编是艾森曼。艾森曼也成为当时世界建筑舞台上最活跃的设计师之一。同年6月,M.威格利[注]与F.约翰逊[注]促成了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解构建筑七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