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字印刷文献(typographic document),管理学-图书馆学-文献学与文献保护-文献学-【文献类型】-纸质文献-活字印刷文献,用可重复使用的字模排印文字的文献。活字印刷文献是伴随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而产生的。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北宋庆历(1041~1048)年间的平民毕昇创制的。据沈括《梦溪笔谈·技艺门》记载,毕昇所用活字印刷的方法为:设一铁板,上置铁框,里面铺放松香、蜡和纸灰的混合物,然后用预先制成的泥活字在铁框内按书稿内容排字,排满一板后放在火上加热,使松香等物熔化,用一平板将字模面压平,冷却后即可印书。印毕,再加热,拆下活字,以备再用。为了提高效率,还可将两块铁板交替使用,一板印刷,一板排字。其基本原理已与近代盛行的铅字排印方法完全相同。毕昇当时已用泥活字排印文献,效果良好,但所印内容已无从查考。德国J.谷登堡于1448年前后发明用铅合金制成活字版,晚于毕昇400年。西文最早的活字印刷文献有《42行圣经》(1455年印毕)、《圣经·诗篇》《土耳其历书》(1455)以及几本语法教科书和几封信件。谷登堡的活字印刷术在西方一直沿用到20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