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批评(ideological critique),艺术学-戏剧学-戏剧批评-批评方法,源起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与文化批判理论的一种现代艺术批评方法。意识形态批评关注并批判作品“总体性”背后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则反对这种“决定论”。其理论创始人G.卢卡奇从“物化”的思想出发,认为劳动分工导致生产的客体失去了统一性,进而使得生产的主体也趋于分化:“人无论在客观上还是在他对劳动过程的态度上都不表现为是这个过程的真正的主人,而是作为机械化的一部分被结合到某一机械系统里去。”资本主义社会生产中这种主客体的决定性变化就是“物化”,其结果是资本主义社会加强对工人的奴役,而工人已经成为一种商品,他们一切劳动都在创造自身的对立物,他们的结果就是服从于对立物。关键问题在于这种物化现象并没有停留在商品生产领域,而是“越来越深入地、决定性地沉浸入人的意识里”。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就是物化所对应的意识,艺术对于物化状态的反抗就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