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投入政策(agricultural input policy),管理学-农林经济管理-农业经济政策-农业财政政策,对为实现农业农村全面发展的各种投入进行调配与管理的行动准则。农业的基础地位和农业的弱质性决定了农业需要政府给予有力的支持与保护。发达国家的农业投入政策大多采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对农业补贴的方式支持农业发展。中国的农业投入政策发展主要分为七个阶段。①初始阶段(1950~1962)。国家对农业投入相对较少,投入重点放在农业基本建设和农林水利气象等事业费支出方面。②弱化阶段(1963~1977)。国家在没有大幅增加对农业投入的前提下,还不断通过统购统销、实物缴纳农业税等方式取得农业的剩余。③结构性调整阶段(1978~1985)。国家对农业投入增加,在投入结构上由过去注重农业基本建设,开始向农村生产(主要是支持乡镇企业)和农林水利气象事业费支出转移。④整固阶段(1986~1995)。国家财政对农业投入在总量上有大幅增加,在投入政策上,重点投向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的重要环节和重要方面。⑤强化阶段(1996~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