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工程(irrigation and drainage project of field),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土地资源学-土地资源利用-〔土地资源工程〕-农田水利工程,为调节地区水情,改善农田水分状况,防治旱、涝、盐、碱灾害,促进农业稳产高产,对农田实施灌溉、排水等水利工程措施的总称。简史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田水利这一古老工程技术可以远溯至新石器时代。从世界范围来说,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灌溉工程,是公元前3400年左右美尼斯王朝修建在埃及孟菲斯城附近截引尼罗河洪水淤灌的工程。约公元前2200年,巴比伦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河谷建造了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奈赫赖万灌溉渠道。几千年来,丰富的水利资源也滋养了中国农业。同时,历史上旱涝灾害频仍,也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中国的农业发展史,也是发展农田水利工程、克服旱涝灾害的斗争史。中国农田水利主要发展历程有:①战国以前。与当时的井田制农业相适应,布置在井田上的小型灌排渠道——沟洫,是这一时期农田水利的代表型式。除了直接从河流中引水的形式外,当时还出现了人工蓄水陂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