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性城市规划(resilience urban planning),工学-人居环境科学. 城乡规划学-城乡专项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通过分析城市韧性的现状及问题,设定发展目标,提出应对策略,并传导到各法定规划体系当中落实,使城市作为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在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和未知风险时等逆变环境中,能够承受、适应和迅速恢复的规划技术和政策手段。韧性城市的提出韧性(resilience)源自拉丁文resilio(re=back回去,silio=to leap跳),即跳回的动作。韧性首先被物理学家用来表示弹簧的特性,阐述物质抵抗外来冲击的稳定性。加拿大生态学家霍林将韧性概念引入到了生态系统研究中,将其定义为“生态系统受到扰动后恢复到稳定状态的能力”。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韧性概念被进行多学科探讨,随后还组建韧性联盟(Resilience Alliance),将研究领域从生态系统扩展到社会经济系统,韧性内涵不断得到深化。韧性联盟提出韧性城市是城市或城市系统能够消化并吸收外界干扰,并保持原有主要特征、结构和关键功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