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化感育种(breeding of allelopathic crop cultivars),农学-植物保护学-杂草学-杂草防治-杂草生物防治-生物工程除草技术,以一些能自身合成并释放特定化学物质来抑制共存杂草的作物品种作为抗原材料,采用传统杂交或分子育种等手段将它们的化感特性导入高产优质和优良农艺性状的商业品种中以培育出高产优质的作物化感新品种。形成和发展过程少数作物品种抑制杂草的化感作用现象是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科学家在更新黄瓜种质资源时发现的,随后水稻、小麦和高粱等许多作物具有化感特性的品种陆续从各国的作物种质资源中被筛选鉴定,尤其野生种和早期品种的化感作用明显优于现代的商业品种。作物的原始野生祖先具有化感能力以便与其共存植物进行竞争,只是经过千百年的驯化培育,大多数作物品种的化感特性已丧失或特征基因不再表达,只有极少数作物品种的化感特性被无意识地保留下来。因此,以筛选的作物化感品种(系)为抗原材料和当前商业品种杂交选育具有高产和品质优良且抑草的作物化感新品种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