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本质论(theory on literary essence),文学-中国文学-文学理论-现代文学理论批评-【理论批评观念】,对文学做出某种本质界定的理论观点与主张。在文论史上,主要有再现论、表现论、形式论与读者接受论等文学本质论观点,体现出对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等不同要素的重视与某种偏向。再现论认为文学是客观世界的再现与反映,注重与对象世界的关系。中国《周易》“观物取象”之说,刘勰论赋“拟诸形容”“象其物宜”,叶燮论文“表天地万物之情状”,都体现出这种观点。西方古希腊有重视对客观世界进行摹仿与再现的传统,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V.G.别林斯基等一些重要的美学家、文论家都强调文学艺术是对客观世界的摹仿、再现与反映,可谓影响深远。表现论认为文学是作者心灵、情感的表现。中国文论很早就强调这一观点,从《尚书·尧典》的“诗言志”到陆机、钟嵘的“诗缘情”,都体现出这种表现论传统。在西方,对表现论的强调是较晚的事,在十八九世纪之交浪漫主义思潮产生时出现,如英国浪漫派诗人W.华兹华斯说:“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对此前一直居于主导地位的再现论观点构成了一定的反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