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反应性(fluid responsiveness),医学-现代医学-临床医学领域-急症与危重-重症医学-输液反应性,心脏每搏量或心排血量伴随着输入液体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的能力。即反映人体循环系统对液体负荷的能力。又称液体反应性、容量反应性。输液反应性是基于弗兰克-斯塔林(Frank-Starling)定律原理,输液治疗后如果能监测到心脏每搏量(SV)或心排血量(CO)明显增加(≥10%)、循环趋于稳定和组织灌注指标改善,则提示输液治疗有效,即输液反应性良好。输液反应性好仅表示输液治疗可以增加患者心输出量,不等于患者需要补液;输液反应性不好也不等同于患者不需要补液。给患者液体复苏的主要目标是增加CO和SV,如果不能增加SV,那液体输注无用,并很可能有害。液体治疗增加SV需要满足两个条件:①补液增加张力容量,引起平均循环充盈压增加驱动静脉回流。②心功能处于Frank-Starling曲线的上升支。因此,患者是否需要补液,应当动态评价患者的容量负荷、组织灌注指标与心脏功能指标,谨慎评估液体治疗的利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