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耐旱性(plant drought tolerance),理学-生态学-生理生态学-植物生理生态学-植物胁迫生理生态学-耐旱性,植物适应干旱气候或干旱条件的能力。具有耐旱性的植物多分布于降水稀少的干旱地区,天然降水不能满足植物强烈的蒸腾作用,只有节约用水以度过干旱逆境。例如,仙人掌的叶片退化成刺状以减少蒸腾,枝条肉质化可储藏大量水分;某些孢子遇到干旱就进入休眠。耐旱性植物的光合作用通常具有典型的碳四(C4)途径或者景天酸代谢(CAM)途径,与碳三(C3)途径相比,具有更高的能量利用效率。景天酸代谢途径在干旱地区是非常实用的碳固定途径,因为二氧化碳(CO2)固定发生在夜间,在白天气温较高时气孔处于关闭状态,可以避免水分损失。耐旱性植物为了适应干旱环境,提高其耐旱性,在进化中出现一些结构上的变化,主要表现为:①气孔数量减少或者叶片表面具有蜡质,可以减少水分损失;②植物体肉质的地上部分可以储存大量水分,或者植物具有储满水分的块茎;③根系发达,可以增加水分吸收;④叶片上具有毛状体,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