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性贷款理论亦称” 真实票据理论”。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 由于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活期存款,为保障随时满足提取存款要求,银行资产必须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因而,银行只宜发放短期的、与商品周转相联系或与生产物资储备相适应的自偿性贷款。由于这种放款与商品周转相联系,故期限短 (1年内),并且随着物资周转及产销过程的完成,贷款从销售收入中得以偿还。因此,该理论强调银行贷款必须以商业行为为基础,以真实的商业票据为对象,使银行贷款与商品的周转紧密结合一起。因此,银行不能发放不动产贷款、消费贷款、农业贷款和长期设备贷款,更不能发放用于证券投资的贷款。这一理论源于亚当·斯密的 《国民财富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在相当长时期内对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产生重要影响,对稳定银行的经营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即: 为保证银行流动性和安全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能适应商品交易对银行信贷的需要; 由于包偿性贷款能随生产和贸易的发展需要而自动伸缩,所以对货币流通和信用具有自动的调节作用。